GET新媒体实用小技能!——暑期学生干部培训活动⑥
7月7日晚,阳光学院(福州校本部)创意教室C229内气氛热烈,此次培训特别邀请到了阳光学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林颖老师,为同学们开展《如何打造100W+的爆款校园新闻——新媒体与宣传技能分享》的主题培训。
培训刚开始,林颖老师抛出两个关键的问题:“同学们想想在看似平静的校园挖掘爆款新闻呢?”“什么样的校园故事才更具有吸引力呢?”

林颖老师指出,新闻价值的核心要素在于时效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校园宣传工作者须具备新闻敏感度,主动策划,将校园热点、师生关切与新媒体传播规律有机结合。

“标题是流量的第一战场!”林颖分析了“悬念式”“数字式”“情感共鸣式”等标题策略,强调其吸引点击的关键作用。她以“赵水明,妈妈在央视看到你啦!”“福州8所高校学子在阳光学院跑了8678圈”等成功案例,说明数字冲击、情感共振、悬念设置对提升点击率的显著效果。
内容创作需“有趣有料”。林颖老师阐释,“有趣”可通过反差、视觉冲击、创意形式实现;“有料”则需源头策划与受众洞察。她展示“摄影记者冲刺的校运会接力”“打破尘封纪录的跳高女孩”等案例,说明如何巧妙运用“蹭热点”“共情”“反差”等元素增强内容趣味性和传播力。

聚焦校园年度热点(如运动会、各类文化节、毕业季),挖掘独特视角也是至关重要的。林颖老师以“学生志愿服务获挪威大使馆感谢信”“校友恋爱纪念日返校”等视频为例,讲解如何通过突出亮点、运用数字、情感和独特性,将常规活动策划成传播力强的新闻,并强调需提前布局、密切沟通、预判亮点。

最后,林颖老师着重强调了新媒体宣传的底线原则,结合虚假新闻、侵权图片等案例警示流量不能牺牲真实性。她提出“三性原则”:真实性是生命线(真实准确,不夸大虚构);合法性是底线(遵守法规,尊重版权);道德性是导向(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倡导文明风尚)。她呼吁宣传工作者在人人发声的时代,以严谨态度守护校园媒体公信力。
现场互动环节,大家都十分热情。林颖老师也对同学们的提问进行了详细地解答:

校团委宣发中心成员 王佳滔
“如何避免学风建设、学术讲座等传统宣传内容同质化?
林颖老师
要深入挖掘亮点和榜样,并以“某班级为何总能最早到教室?”这类引发好奇的故事,引导学生干部应深入同学,发现不一样的新闻落脚点。
人工智能学院主席团成员 梁凯文
二级学院的公众号要如何提升宣传影响力呢?
林颖老师
大家不必焦虑于流量数字。许多成功的案例也是源于各二级学院的,关键在于你的内容要足够有趣,其影响力自然能扩展至全校乃至社会。
大学生艺术团主席团成员 蔡昕瑜
如何做好纳新工作的相关推文宣传工作呢?
林颖老师
同学们对宣传工作一定不要有太大的包袱,要持续记录自己的特色活动并保持宣传更新频率,宣传到位则纳新自然就水到渠成啦!
在媒体融合的新时代,校园宣传不仅只是信息的传递,更是一种文化塑造与价值引领。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更多贴近师生、展现校园活力的优质新闻将不断涌现,让阳光故事传播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