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团委
学校首页

社会实践
省级荣誉+9!阳光学院社会实践活动再获佳绩!
时间:2025-04-04

省级荣誉+9!阳光学院社会实践活动再获佳绩!

     近日,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发布了《“追寻领袖足迹 体悟优秀传统文化”2024—2025学年全省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评选结果》。我校获9项表彰,其中,优秀组织单位1个、优秀实践团队1个、优秀实践成果2项、优秀实践个人5名。



优秀组织单位    
阳光学院      

在2024——2025学年全省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中,阳光学院荣获“优秀组织单位”称号(全省仅20个,民办院校唯一),实践育人成效显著。此次寒假期间,学校精心组织242支团队、2000余名师生,围绕文化传承、乡村振兴等领域开展实践,180名骨干教师全程指导,积极拓展实践平台,与多所中小学及“大思政课基地合作,推动思政教育与实践深度融合。

优秀实践团队    

“AI赋能闽剧,续写非遗华章”实践队


阳光学院“AI赋能闽剧,续写非遗华章”实践队凭借创新成果成功入选省级优秀实践团队。团队通过深度田野调查,系统采集闽剧艺术数据资源,创造性融合人工智能语音识别、NLP自然语言处理及3D打印等前沿技术,自主研发了智能闽剧文化传播终端“小闽”

项目同时运用AI技术制作系列数字文创内容,构建了“科技+非遗的现代化传承范式,有效提升了传统戏曲在年轻群体中的传播效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创新传承提供了示范性解决方案。此次实践活动受到学习强国、海峡都市报等媒体的专题报道。



优秀实践个人    

经济管理学院 郁榕睿


 

 

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郁榕睿副教授多年来建立了41支涵盖700余名师生的实践团队,开展“青春担当”“非遗传承”“传承非遗文化”等10个主题实践活动,创新推动“课程思政+实践教学”融合,团队实践成果在中国青年报等媒体平台发表报道20余篇,累计阅读量超过70万。



优秀实践个人    

跨境电商学院 王志坤




跨境电商学院团委书记王志坤连续6年扎根南岩村,组织实践队千余人助力南岩村成长为福建省乡村振兴示范村、环保特色研学村,特色产品销售量达70多万,为当地20余名女性创造了就业岗位。曾带领实践队荣获三项福建省优秀实践团队奖,实践队所在支部也荣评福建省“三个好”支部好案例

优秀实践个人    

2024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林志星




林志星作为“侨乡之声赴侨乡后黄村影像”实践队副队长,带队前往福建莆田多地开展文化调研,发布30余篇推文,并发挥个人摄影摄像专长,摄制多篇短视频与中长视频,累计发布短视频30余条,合计浏览量破万,实践成果获得了莆田市后黄村的表扬信,彰显青年专业担当。

优秀实践个人    

2022级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陈峣

陈峣带领“艺术赋能,青山启航”乡村振兴实践队深入乡村,挖掘当地文化资源,创作出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创产品,通过外媒宣传提升影响力。实践成果获社会广泛认可,展现了艺术专业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价值


优秀实践成果    

《簪韵流芳·情牵闽俗:泉州非遗文化的传承与新生之旅》




阳光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簪韵流芳·情牵闽俗”实践队赴泉州走访簪花非遗博物馆、蟳埔村、晋江梧林传统村落等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深入调研福建非遗文化传承现状,并撰写多篇推文,通过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簪花非遗文化。


优秀实践成果    

《中法建交促进中国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寻领袖足迹走进三省四市的实地调研报告》


   


阳光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船来船往”实践队,在江峻任、胡青华等4位导师指导下,以“追寻领袖春节足迹”为专题,深入三省四市,围绕中法建交历史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展开调研。



通过实地走访、文献研究及专家访谈,剖析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方略中“文明交流互鉴”的实践逻辑。聚焦中法文明交流史,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创新表达路径,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1篇——《中法建交促进中国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寻领袖足迹走进三省四市的实地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