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在习近平总书记对全民阅读的殷切期望与倡导下,我们迎来了第30个世界读书月,全民阅读的热潮在中华大地澎湃涌动。为响应时代号召,“溯古贤之迹,悟今学之思”——经济管理学院“共荐一本书”读书分享活动圆满举行。本次活动由2024级工商管理专升本1班与电子商务专升本2班牵头,在专任教师廖鹏翔、陈旻洁、林敏军、杨晓星、林铭佳的指导下,为同学们搭建起与古贤对话的桥梁,探寻历史智慧对当代学习的启示。

活动在“古韵启思”环节中拉开帷幕,一段富有历史韵味的短片《旷古回响》为现场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主持人结合短片内容,深入阐述了历史人物研究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意义,巧妙引出活动主题,带领同学们走进历史的长河,探寻古贤的智慧踪迹。

“睿语论贤”环节中,多位同学依次登台,围绕自己欣赏的历史人物相关书籍展开深度分享:王婉清同学带来《曹操:打不死的乐观主义者》,解读了曹操在赤壁败后三次南征的坚韧,用“大笑自嘲”瓦解敌方士气的策略智慧,以及“遭逢风险后依然行动”的乐观韧性,展现了一个与传统印象不同的曹操形象。
郭晨同学推荐《婉约派一代宗师——柳永》,介绍了柳永一生游历大江南北,追慕民间词调,其词在北宋都市发展基础上形成,适应当时人们生活状况,是繁华都市生活土壤上开出的璀璨世俗之花。
陈铭慧同学推荐《中国古代智慧人物——张居正》,生动讲述了张居正生平的三个关键转折点。从弹劾严嵩遭打压后归乡十年的“蛰伏”,到48岁任内阁首辅开启改革,展现了他从理想主义到务实政治家的蜕变,一句“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其长远的政治眼光。
许颖翔分享《朱元璋传》,梳理了朱元璋从贫寒童年、家破人亡后出家为僧,到投红巾军、娶马皇后,最终“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建立明朝的传奇历程,强调了逆境中的奋斗精神是突破命运枷锁的关键。
“辩思通今”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针对“在读书月推荐一本‘最能代表某位历史人物精神’的书,你会推荐哪本,会如何撰写推荐语?”以及“当我们阅读这些书籍时,是在‘读人物’还是‘读时代’?”这两个问题,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各抒己见,有的从人物精神对当代人的激励角度出发、有的从时代背景对人物塑造的影响分析,深入探究,思维的火花在交流中不断绽放。

活动尾声,陈旻洁老师作总结点评,她高度肯定活动的策划与同学们的分享:“从张居正的务实革新到曹操的坚韧乐观,从朱元璋的逆袭之路到柳永的世俗烟火,每一本书都是打开历史与人性的钥匙,同学们的解读既有深度又富新意,让我们看到了经典著作在当代的鲜活生命力。”
同时,陈旻洁老师也表示希望大家能把在今天收获的热情转化为持续的行动——让翻开书页成为日常习惯,让思考感悟融入成长底色。愿书籍不仅是活动中的主角,更能成为大家人生路上的挚友,在知识中沉淀,于学思中前行。

此次“溯古贤之迹·悟今学之思”读书分享活动不仅是一次对历史文化的深情回溯,更是一次对当代学习与生活的深刻反思。愿以此次“共荐一本书”为起点,让阅读从活动延伸为习惯,让思考从课堂生长为品格,在字里行间续写“为天地立心”的当代答卷,让书香成为青春最动人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