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安的荔枝》看学生干部成长之道——暑期学生干部培训活动①
为加强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促进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提升学生骨干的综合素养,阳光学院团委以“学生干部角色认知与能力素养提升”为主题,组织开展2025年暑期学生干部培训活动,通过“课程+研讨+汇报+作业”的培训形式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各校级机构主席团成员、各部门部长、二级学院主席团成员参训。
7月4日上午9:30,全体参训学生干部在创意教室C229集合,开启为期4天的培训课程。开班仪式上,由校团委阮晨娴老师主持进行暑期干部培训班动员讲话,热烈欢迎所有参训学员,并对全体学生干部提出培训的要求以及介绍此次培训的具体课程。

接着,由学生工作处副处长、校团委副书记郭策老师以“从《长安的荔枝》看学生工作的破局之道——一场跨越千年的成长启示”为题,为全体学生干部开展第一场主题讲座。

首先提出入局——角色突围与担当重塑,郭策老师结合小说主人公李善德临危受命的故事,生动阐述了学生干部应该如何跳出固有思维,勇于接受挑战,完成“不可能”的任务,在纷繁复杂的校园事务中清晰定位自身角色,主动扛起服务同学、引领风尚的责任。
其次重担淬能——用强大的学习力弥补本领部分,郭策老师强调面对新形势、新问题,学生干部要像李善德解决“荔枝保鲜”难题一样,具备持续学习、快速适应、灵活变通的能力,在实践中不断锤炼和提升综合素质,弥补经验短板。

郭策老师强调:学生干部遇到问题时,不要止步于抱怨,应聚焦于“如何做到”,努力提升自身能力。同时,郭策老师指出,学生干部需在工作中认清人际关系的现实复杂性。

“一所好的大学就是年轻人快乐的家,是他们度过最好时光的地方”本次培训从近期热点《长安的荔枝》切入,生动阐述学生干部的成长问题。期望每一位学生干部都能将本次培训的收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这个盛夏时节,以更坚定的信念、更务实的态度、更卓越的能力,服务同学,奉献集体。

下午,全体参训学生干部来到阳光学院第八届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的现场,通过观摩现场学习,学生干部们深受触动与启发。大家不仅感受到优秀辅导员们精湛的业务技能、敏锐的问题洞察力,也学习到了许多优秀的学生工作方法。学生干部们纷纷表示,要将学习到的优秀经验与实用技巧融入今后的实际学生工作中,努力提升服务同学的专业化水平,为构建和谐校园贡献力量。
心得体会
校团委组织部黄思怡
校团委副书记郭策老师用“长安的荔枝”故事引入,从入局,淬能,成长三个维度与学生干部干实事相联,首先要做到角色突围与担当重塑,学会对目标进行拆解,对资源进行整合,对规则进行优化,保证执行力落地,要有风险意识,预留“容错空间”,身为学生干部要有初心,有情,有力,有思想,有思考,有思维,不断培养自己的政治素养,道德素养,能力素养与心理素养;其次要以强大的学习力弥补本领,要有正确的思维方式,注重团队建设与发展,学会推销自己并不断提升自己。
最后要在服务奉献中绽放人生,身为学生干部,应专注于“如何做到”,遇到问题不抱怨,而是积蓄勇气,面对挑战,以真诚待人,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做一个“站起来能讲,坐下来能写,走出去能干”,为师生办实事的学生干部,郭策老师以“一所好的大学就是年轻人快乐的家,是他们度过人生最好时光的地方”勉励,不断激励阳光学子向前发展。
校团委组织部柯伟天
郭策老师以《长安的荔枝》为例,从入局、淬能、成长三个维度,生动阐释了李善德如何在物资匮乏的困境中,以非凡智慧完成"荔枝转运"这一不可能的任务。他以"一骑红尘妃子笑"的典故为引,深刻揭示了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看似难以逾越的障碍,往往在合理配置资源、创新工作方法后,就能化不可能为可能。
作为学生干部的我们,不仅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致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八大的贺信精神。更要像李善德那样,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在服务同学中锤炼本领。既要善于"从同学中来",倾听诉求、集思广益;更要做到"到同学中去",将服务落到实处,让温暖沁入心田。
校学生会文化部王雨欣
暑期培训首日的课程让我受益匪浅,特别是案例分析环节令人印象深刻。校团委副书记郭策老师以《长安的荔枝》为切入点,巧妙连接历史智慧与当代学生工作。他从"入局""淬能""成长"三个维度,深入剖析了主角李善德运送荔枝的故事,提炼出沟通协调、资源整合等宝贵经验,为我们创新工作思路提供了重要启发。这次学习让我更加理解了学校学风中"乐学"理念的价值。作为学生干部,我们不仅要做好日常工作,更要善于从书籍中汲取智慧,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下午观摩辅导员技能大赛时,我学到许多实用方法,这让我明白,要把培训所学融入日常工作,在实践中持续改进。
在今后的文化部工作中,我会将今日所学付诸实践,借鉴“荔枝运输”的精细化管理方法,优化活动流程,提升工作效率与活动品质,为同学们打造更优质的校园文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