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团委
学校首页
团学动态

团学动态
阳光学院百人团一村聚智聚才 讲好扎根中国大地的社会实践“大思政课”
时间:2025-07-23

阳光学院百人团一村聚智聚才 讲好扎根中国大地的社会实践“大思政课”

为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25年6月30日至7月2日,由128名师生组成的阳光学院“百人团一村”乡村振兴实践团奔赴宁德市屏南县甘棠乡下山口村,师生们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围绕乡村产业发展、研学规划、红色文化、科技助农等议题开展实地走访和调研实践,为这座高山村落探索振兴之路。力求以青年视角回应乡村需求,以青春脚步丈量祖国大地,以青春智慧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以实际行动诠释了阳光学子的责任担当。

image.png

融组织之力

党建引领,搭建青年入乡“舞台”

在青山环抱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鲜红的旗帜见证着校地协同的新篇章。7月2日,一场以党建结对共建为核心,融合生态农业实践与大学生暑期社会成果展示的活动在甘棠乡下山口村举行,携手开启甘棠乡与阳光学院合作新篇章。阳光学院党委书记刘松青,党委副书记、校长助理杨海晋,纪委书记苏享平以及县政协副主席陈定豪、团县委副书记徐倩,乡党委书记李亮等出席活动。活动在参观陈祥榕事迹展陈中心的庄重氛围中拉开序幕。双方举行党建结对共建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并为大思政实践育人基地与爱国主义教育校外实践基地相继揭牌,此次合作将为阳光学院师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实践教育平台,同时也为甘棠乡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双方将在党建引领下从村庄规划、民宿改造、文旅挖掘、研学、直播带货、乡村人才培训、耕地认领等方面开展交流。

图片图片图片

聚创新之智

智慧兴农,探索青年兴业“路径”

针对下山口村传统灌溉方式水资源浪费、人工成本高的难题,“智水青禾”实践队深入高山蔬菜基地,为当地安装了智能AI灌溉系统。该系统依托物联网传感器与智能算法,构建了“土壤墒情监测+云端数据分析+自动精准灌溉”三位一体的解决方案。田间部署的监测设备实时采集土壤湿度、气象数据,通过AI模型动态调整灌溉量,预计可实现节水15%以上,同时降低50%人工管理成本。

图片

与此同时,元宇宙与新媒体学院的师生们将直播间搬进了农田和冷库,用镜头为高山蔬菜打开销路。“我们喊出‘下山口・高山鲜’的口号,就是要让大家看到:这菜长在绿水青山里,鲜得能掐出水!”在高山蔬菜基地的恒温冷库里,张惟祺老师带领学生主播开启公益直播,整齐码放的花菜、四季豆构成天然货架,沉浸式的场景营销解锁了农产品破圈的“流量密码”,直播间评论区互动如潮,显著提升了当地特色农产品地域品牌的市场声量。

图片

文化创意也为下山口村的农产品注入了新的活力。艺术学院师生们走遍村子的每个角落,跟着菜农学认菜,将山间云海、梯田溪流、古朴瓦屋以及当地的红色文化元素提炼转化为富有现代美感的视觉符号,为高山茶叶、高山桃、南瓜、茄子、豆角、花菜等特色农产品赋予了新的形象。下山口村党支部书记陈发龙观展后对同学们的作品赞不绝口:“这些作品既守住了乡村文化根脉,又赋予了时代新貌,为村庄发展注入了艺术活力。”

··

促双向共赢

治理筑基,解锁文旅惠乡“密码”

“青循·法传”实践队的法学专业师生立足专业优势,结合对《英雄烈士保护法》乡村执行情况的调研,针对烈士素材使用不规范等问题,修订完成《烈士素材使用规范手册》,为基层英烈保护提供实操指引。同时,团队针对下山口村治理需求,编制了涵盖土地管理、生态保护、村规民约等多个重点领域的《下山口村普法手册》,收录典型案例,提供法律条文索引及维权指引,并面向村民开展民法典普法宣讲,通过案例解析提升村民法治意识。

图片

“经禾兴农”实践队员们在田间地头调研高山蔬菜产业、考察冷库运营、与种植户田间交流,深入挖掘酿酒技艺等乡土文化,在此基础上制作了《屏南县甘棠乡下山口村乡村振兴调研报告》《甘棠乡旅游攻略》《下山口村特色农产品推介手册》,并提出电商培训、文旅融合探索、销售渠道拓展等具有参考价值的发展建议。

图片

此外,“云栖甘棠智链心声”实践队则瞄准红色文化传播的新路径,着手打造下山口村专属小程序,全方位展现祥榕故里的魅力。团队成员收集陈祥榕烈士的生平细节,并对周边的陈祥榕红色教育主义爱国基地和故居等进行详细考察,通过数字化手段,以生动有趣、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英雄事迹和景点信息。“我们希望通过这款小程序,不仅让红色文化‘触手可及’,更要让用户‘身临其境’。”

·

扬文化之美

红色传承,打造青年留乡“磁场”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元宇宙与新媒体学院“闽普兴乡”实践队将戍边英雄陈祥榕的成长故事编绘成图文手册,在村委广场展出,用专业特长传递榜样力量。福建省播音主持协会会长林慧娟带来的语言艺术课上,团队创新采用“普通话+游戏”模式,开展“词语拼图大比拼”“情景对话小剧场”等互动游戏,孩子们用童声朗诵《少年中国说》,艺术的种子在山间课堂萌芽。

图片

为了更深入地让创作成果扎根乡土,“薪火艺路”实践队和“音诗画”实践队走进陈祥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深度挖掘地域文化基因,精心排练并呈现了原创音诗画节目《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节目通过声乐演唱与沉浸式舞蹈的艺术融合,以恢宏的舞台叙事和真挚的情感表达,诠释新时代青年的爱国热忱。小组唱的成员们以歌声咏唱清澈爱意,舞蹈专业的成员们则用充满张力的肢体语言进行无声诉说,每一个动作都力求传递那份忠诚信念与奉献精神,将思政教育与艺术实践充分融合。

image.png

image.png

今年是阳光学院“百人团一村”专项行动落地的第十年。近年来,学校已累计选派超过100支师生团队深入乡村振兴一线,持续帮扶全省40个乡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例如助力北墘村打造黄酒文化特色小镇并成功获评国家级AAA景区,帮助南岩村成为首个“零合成洗涤剂试点村”。此次下山口村的实践活动,是这一专项行动的又一次生动实践。未来,阳光学院将继续秉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服务乡村为抓手、以教师主导为关键、以学生成长为目标”的理念,构建实践育人闭环,让学生真正读懂乡村、服务乡村、建设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