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船政记忆,赓续红色血脉
为引导各级团组织贯彻落实党的文化方针, 积极响应国家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 深入挖掘和宣传船政文化的丰富内涵与历史价值, 加强基层团组织深学争优、 实干增效,充分发挥团支部政治教育功能,10月25日,阳光学院组织校本部全体大一团支书一同前往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通过观览中国船政博物馆,加深大家对爱国主义精神和对“爱国、科学、创新、图强”的船政精神的理解,感受榕城的优秀历史文化。
科技之魂 船政之础

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为中国第一个以船政为主题的博物馆,拥有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以及绘事院、轮机厂、铁胁厂、法式钟楼、船政衙门、船政学堂等重要工业建筑,它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重要品牌,馆内推出线上VR展厅,通过大量珍贵文物、图片、模型以及各种仿真场景,运用声、光、电等现代手段谱写出我国海防事业百年兴衰的不朽诗篇,在西方经典文化翻译的传播这一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果,让大家感悟到历史深处的文化之光。
百技之笔 船政之刃

茵茵鼓山,泱泱闽水,一部船政史,记载了半部中国近代史,观览船政博物馆,学习船政文化的由来、发展,全面了解船政对中国近代化的积极影响,展厅设有“自强之道——船政历史文化陈列”和“闽都瑰宝——船政文化揽胜”两个基本陈列,从历史背景、船政诞生、船政教育、船政制造、船政海军和船政文化等六个方面,生动讲述了举世闻名的“船政往事”以及百年薪火相传的船政精神。

“一座学堂引领一个时代”,船政的创办人左宗棠和沈葆桢在国家海防危机日益严峻时,以非凡的胆识和智慧追求中华民族自强,船政在建设之初就创设了培育人才的求是堂艺局,后改成船政学堂,政学堂派遣了我国第一批赴欧留学生,培养了严复、詹天佑、陈季同、邓世昌等一大批近代科技、军事、外交、教育及社会科学人才,船政学堂不仅仅只是一处建筑,更是思想解放的瑰宝,它提醒着我们要弘扬学习“马尾船政人”励志进取、虚心好学、博采众长、勇于创新、忠心报国的精神。

一天的观览活动圆满结束后,各位同学们在学生活动中心畅言心中的所见所想,讲好船政故事、传播船政声音,传承红色血脉,百年船政千年古,这里不仅是一处历史遗迹,更是青年学子学习、领悟与传承船政精神的重要场所,躬逢盛世,这是属于青年们的时与势,万里路遥,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担与责。
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是一个非常值得的游览体验。新馆的基本陈列“自强之道—船政历史文化陈列”全面介绍了船政的历史和文化,展现了中华民族向海图强、伟大复兴的磅礴气势。船政的发展见证了我国在艰难岁月中的探索与进步,这种精神在当今时代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次不虚此行!
2024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1班团支书 阴文峰
感受到了马尾船政在推动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对外开放和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重要作用,领略了林则徐、左宗棠、沈葆桢、严复、詹天佑、邓世昌等一代民族精英和爱国志士们的骨气、智慧和力量。
很荣幸参与这次船政博物馆的参观活动,参观了一些历史留下来的坦克飞机等,记忆犹新的是绘事馆的参观,其中的造船设计以及一些先辈们的介绍,更加让我对船政文化与发展历史有了深一层次的了解与认识,这次活动让我受益颇多。
参观船政文化博物馆,我深受震撼。那些珍贵的文物和史料,诉说着中国近代海军的崛起与奋斗。船政学堂培育的人才,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我感受到了先辈们不屈不挠、勇于探索的精神,这种精神激励着我不断前行。船政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铭记和传承。

船政文化是福州的城市名片,更是福建的特色文化内容,在这里是一场过去与未来的时空对话,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共同走进了那段风雨交加的觉醒年代,了解到先辈们为国家独立、民族振兴所做出的努力和牺牲,在时序轮替中,唯不变的是青年英姿飒爽的身姿;在历史坐标上,始终清晰的是青年坚定不移的步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青春恰逢盛世,作为一名光荣的大学生,涅槃新生之花,争做时代青年,以风华正茂引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