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团委
学校首页
学院风采

学院风采
国家级重大人才计划专家林海教授开展主题为“低碳建筑技术研究与应用”专题讲座
时间:2025-04-09

国家级重大人才计划专家林海教授开展主题为“低碳建筑技术研究与应用”专题讲座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推动土木建筑行业绿色低碳转型,近日,智能建造学院特邀国家级重大人才计划专家、中国侨商会科技创新委员会委员林海教授,为全院教师开展主题为“低碳建筑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师资培训活动。学院全体教师参与学习,并就行业热点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林海教授结合《零碳建筑技术标准》及“十四五”建筑节能规划,系统解析了低碳建筑的核心技术与发展方向。他指出,建筑全过程碳排放占全国总量的50.9%,其中运行阶段占比21.7%,因此“被动优先、主动优化、可再生能源平衡”是零碳建筑的核心原则。

在技术层面,林教授重点介绍了被动式节能技术,包括保温、断热桥、气密性设计等,强调建筑通过被动措施可实现高达90%的节能效果。同时,他以“基于模块的智能装配式低碳建筑”为例,展示了工厂预制、快速组装的创新模式:装配率达85%以上,工期缩短40%-80%,建筑废物减少70%,碳排放显著降低。林教授还分享了石墨烯全热交换系统、光导照明系统等先进技术,强调智能化和可再生能源应用的重要性。

在交流环节,郑如杰老师就“目前市面上实际见到的采用被动式节能的应用较少”提问。林海教授指出,当前制约因素包括技术门槛高、初期成本增加20%-30%,以及行业标准落地滞后和市场接受度不足。解决路径需政策激励、技术标准化和产业链整合,同时通过教育赋能与案例示范增强市场信心。

王凤老师则关注“装配式建筑的教学实践难点”。林教授建议:“教学中需强化模块化设计、自动化生产线技术等内容,结合案例让学生理解从制造到安装的全流程,并对比传统施工方式的优劣。”

活动最后,谭立新院长作总结发言。他强调,当前土木行业正经历从传统建造向绿色智能的深刻变革,教师需紧跟技术前沿,将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低碳运营等知识融入课堂。我国建筑行业虽在局部技术领域取得突破,但整体仍缺乏系统性创新。他要求教师团队要建立"认知发展-行业变革-技术创新"三位一体的教学思维,特别要关注被动式节能、模块化建造、智能运维等关键技术发展。通过将最新工程实践案例转化为教学资源,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推动教学与行业需求深度对接,助力实现“舒适、安全、低碳、智能、快速”的建筑目标。

此次培训不仅深化了教师对低碳建筑技术的理解,更为教学改革注入新动力。智能建造学院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持续推动产学研协同,为行业输送更多掌握核心技术、兼具创新思维的专业人才,助力我国建筑领域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